2020/04/05

那些年,我們重新投稿的論文:重投論文的關鍵(上)

作者 | 周鴻杰 醫師



Photo by Aarón Blanco Tejedor on Unsplash



適合服用的讀者:論文被拒,想要一天內轉投別的期刊的學者!



我的第一份文稿,曾經被退過高達七次,希望提供這些的經(ㄒ一ㄣ)驗(ㄙㄨㄢ),讓不論是學術高手或新手們能快速調適被退稿的心情,並迅速地將文稿整理成下一本期刊所需要的格式。


假設在我研究的領域中有 A 與 B 兩本期刊,互別苗頭且 Impact Factor 相當,當我從 A 期刊被拒絕後,改投 B 期刊時,卻繼續使用 A 期刊的格式。猜測 Reviewer 心中會怎麼想?我們的期刊比較差嗎?居然拿 A 期刊被拒絕的稿件,來給我們審核。雖然不至於立馬被退稿,總讓人觀感不佳。


雖然重讀新雜誌的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 ,能幫助我們理解新期刊的要求,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我們應該做的是重點式的瀏覽。


如何高速的改投期刊,以下提供我的相關經驗。我相當推薦 Checklist 法,在被退稿七次的經驗中,我累積出改投期刊時,需要注意的重點,只要照著 Checklist 走,文稿的格式能大致符合新期刊的要求,又僅需要重點式的閱讀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,將省下來的時間,投資到下一篇論文,豈不是更好!



Cover Letter



Cover letter 是向期刊推薦自己文章的文件,可謂門面。如果忘記將 Editor in chief 或 Journal name 改成新期刊的資料,那就真的糗了。


此外,記得看期刊想要探討的科學議題,可以在 Cover letter 中提及我們的研究符合貴期刊的要求,以提升進入審查的機會。



Tital page



作者數量的限制:不同的研究類型,所能列的作者數量是不一樣的。從只有 2 位作者的 Image report,到幾百位的作者參與得跨國研究都是有的,故調查同樣的類型,在先前的發表中可以有多少作者或者研讀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 有關作者的內容,都是一個好方法。


作者學位與機構的引用:每一位作者的的學位是否要列,可以參考之前發表的文獻或研讀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 有關作者的內容。此外機構列舉的方法亦然。容易犯的錯誤是,A 期刊習慣用 a,b,c 來引用機構單位,B 期刊習慣用 1,2,3 來引用機構單位,在改投文章的時候,不得不小心啊。


文章字數:字數隨著不同研究類型,會有所不同,投稿前閱讀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 有關字數的部分來確定是否有超過,建議等到文件修改的最後再來計算即可,不然每次內文的更動,都會有影響!此外,文章字數計算的範圍不同,有的是整份文件,有的則是主文的部分,因此要格外注意不同期刊的計算標準。


關鍵字:好的關鍵字,讓同社群的學者能更快地找到這篇文章。大多數文章能用的關鍵字有限,經驗上是六個。可以從 abstract 中來挑選,不外乎涵蓋此次研究的族群、介入的方法、研究的設計、研究的結果與研究的結論的重要文字。如:糖尿病、藥物治療、隨機控制試驗、死亡率。便可以讓專家知道這篇文章,大致上在探討「以隨機控制試驗觀察藥物治療在糖尿病族群的死亡率的關係」


資金來源/利益迴避:此次投稿所花的經費的來源,因充分的揭露,以避免將來產生信任危機。



Abstract



我傾向將 Abstract 拆解成 Background, Objective, Data Sources, Study Selection, Data Extraction, Data Synthesis, and Conclusions。雖然常看到的模式是 Introduction, Methods, Results, Conclusions。但仔細細分的話,可以發現前者是後者的細節內容,如果不幸被退稿,從後者到前者的格式,總是要花點時間修改。但從前者到後者,則是合併一下內容即可,省下許多時間。

Introduction -> Background, Objective
Methods -> Data Sources, Study Selection, Data Extraction
Results -> Data Synthesis
Conclusions -> Conclusions


將在下一篇,探討 Main text, Table, Figure, Supplemental Material 的注意事項,並提供自製的 Checklist 供大家參考囉!




相關書籍連結




清單革命:不犯錯的祕密武器




[延伸閱讀]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