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6/22

第一次當 Reviewer !!!

作者 | 周鴻杰 醫師


Photo by Markus Winkler on Unsplash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從寫論文的菜鳥,到第一次幫忙審稿,花了快四年的時間
其中被拒絕的論文不在少數,也從 Reviewer 的問題學習到不少
這次被雜誌社邀請幫忙審 Meta-analysis 的文章,當然是義不容辭
也希望從這些經驗中,學習如何抓出論文中的缺陷
讓作者的文章,提升到能夠發表的水準

然而,身為一名新手 Reviewer
要如何審? 標準該怎麼訂? 應該要注重哪些層面的問題?
要如何引導作者,做更深入的分析?
這些問題,困擾了我好幾天
於是翻出,投稿至今被拒絕與接受的信件
重新回顧自己的學術歷程
整理出不少如何當 Reviewer 的思緒,與大家分享!


一壘:論文設計是否恰當



論文設計是一門很深的學問
如蓋房子,必要的鋼筋樑柱不能少,以免房屋倒塌
其餘的點綴,也要知道該做到什麼程度,以免喧賓奪主

恰巧這次審閱的文章,犯了許多不該犯的錯誤
如 PICO 定義不明、過高的異質性、 fixed-model 與 random-model effect 誤用、缺乏更近一步的分析,等等問題 ......
使這篇 Meta-analysis 的價值,跌落谷底 ......


二壘:是否言之有物



討論的部分,理應從總結研究的發現起頭
並將結果與不同文獻比對,提出本身的觀點
很可惜,看到作者用條列式的方法,重新闡述結果的部分
而且缺少與世界上的文獻的比較
很難理解,這篇文章的價值


三壘:是否注重細節



高手過招,比的不是華麗的招法
而是對於細節的用心
此次審稿看到許多排版的問題、標點符號的誤用、幾個重複出現的片段
讓我感覺到作者的不用心
或許被退件過滿多次,但也不應該如此的散漫
畢竟幫忙審稿的 Reviewer 與 Editor 都是義務幫忙
覺得好好的將稿件整理好
我想是一門應該要做的基本工作吧!



全壘打:總結



想當年,收了不少 Reviewer 的好人卡
常常不告訴我拒絕的理由,有時讓人不知道從哪邊改起
所以自己當 Reviewer 的態度是至少寫幾個有用的意見給作者
讓他們知道該加強的部分,把文章的品質提升
希望下次還有審閱文章的機會,回饋給科學的社群!



[延伸閱讀]






沒有留言: